新能源电动车发展关键点——“里程焦虑”
为降低能源风险和实现碳中和,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世界各国政府均已经推出了各种计划和举措,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10%。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迅速增长的时期,“续航里程”一直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各个品牌车企正持续提升产品力。美国汽车网站Edmunds曾对奔驰,宝马,福特等在内的61款电动汽车车型做了续航里程的测试数据对比,绝大多数电动车汽车品牌车型都超过了宣传时所说的续航里程。另一方面,除了汽车本身的续航能力外,道路上的“补给”的力量对“续航里程”也很重要,如果没有便捷高效的充电站,新能源汽车的里程依旧会受限。
液冷充电桩——科技的力量
2006年,比亚迪建设了中国第一座汽车充电桩, 到2023年4月份,中国已有公共充电桩超200万座,交流式充电桩略高于直流充电桩,这两大类型的结构占比较为稳定。2022年美国预计划批75亿美元预算来建设50万个公共充电桩,以这样的发展情况来看,预估2030年前,全美公共充电桩需求量将超过100万个。欧洲市场亦是如此,欧洲动态(Euractiv)2023年7月25日报道,欧盟理事会通过一条新规:要求所有欧盟国家从2025年起在主要道路上至少每隔60公里提供一个充电站。因此,在国家政策出台和市场需求高涨的环境下,缓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大功率液冷充电桩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
为什么是液冷充电桩呢?
从趋势上看,目前充电桩的发展有4个趋势:①直流代替交流,②充电模块大功率化、标准化,③液冷散热替代风冷散热,④去OBC化。这四个趋势是互相影响的,直流电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减少,充电效率明显提高(交流电充电桩需要8-10小时充满,而直流电充电桩仅用20-90分钟),同时充电模块的大功率趋势将促使电池在一定体积内的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加上充电高压回路产生大量的热,热损耗也就越大,因此这需格外关注电池热管理,传统的风冷散热将渐渐无法满足如此高功率,短时间的电池的换热效率要求,因此大功率液冷充电桩市场前景广阔。
从技术安全角度看,常规充电桩或半液冷充电桩的桩体都是采用风冷散热,利用散热器或风扇将空气从一侧进入桩体,直接吹走电气元件和整个模块的热量,再从桩体散出空气。但是这种散热方式对空气环境要求非常高,因为空气会夹杂着灰尘、水气等杂质,在空气进入桩体时会将杂质吸附在内部器件表面,导致充电桩系统绝缘和散热质量变差,充电效率低,设备寿命减少。而液冷散热使用的是液冷板/蛇形管,模块外部无任何风道,其散热原理是模块内部通过液冷板的腔体中冷却液的循环将热量带到散热器上,散热器可直接被空气吹走表面热量。如此一来,充电桩体内的液冷充电模块、电气配件等与外界环境均无接触,从而可以实现IP65的防护,可靠性更高,换热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好。
作为电池热管理领域的专家,小得科技将重点关注液冷方式:如何通过液冷方式更好的让充电桩高效安全的发挥作用。想知道你的项目如何使用液冷换热,随时咨询我们专业的技术团队。我们在技术支持,经验分享,成本控制上均有明显的优势。